壬二酸

药品首页

药品详情

壬二酸

药物别名:1,7-庚烷二酸、Anchoic Acid、Lepargylic Acid

一级分类: 皮肤科用药
二级分类: 各种外用搽剂
三级分类: 抗细菌药
药物别名: 1,7-庚烷二酸、Anchoic Acid、Lepargylic Acid
药物剂型:
乳膏剂:20%。
药理作用: 1.对存于痤疮内的需氧菌或厌氧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,显著降低皮肤细菌和滤泡内的丙酸杆菌数量,减少皮肤表面脂质的游离脂肪酸和皮脂腺的分泌。高浓度时还具有抗细胞增生和细胞毒作用,如通过抑制角蛋白丝合成而呈抗皮肤角质化作用,也正因为能减少滤泡内的过度角化而可治疗痤疮。对异常增生的黑色素细胞有选择性抑制作用,但疗程至少在3个月以上。2.可口服、注射及外用。单剂口服0.5~5g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2小时,最大血药浓度为6~75mg/L。经皮吸收程度与剂型相关,乳剂、软膏约吸收3%,凝胶约8%。外用20%乳剂1g,血药浓度可达O.038mg/L,即经皮吸收率约为3.6%。3.为一天然饱和直链二羧酸。系单斜棱形针状或片状结晶。在水中溶解,在沸水、乙醚或乙醇中易溶。MP 106.5℃。
适应证: 主要用于痤疮和色素沉着病,如黄褐斑(黑斑病)、着色斑(小痣)以及恶性黑素瘤等。
注意事项: 1.如局部皮肤有破损,不得使用本品。2.初次用药时,从1日1次开始,逐渐增至1日2次。3.用时应用力摩擦局部皮肤2~3分钟,使药物充分吸收。
不良反应: 1.无论口服或外用,毒性均较低。2.少数患者局部应用时有刺激感,可能出现红斑、瘙痒及灼热感,一般为轻度、暂时性,继续治疗2~4周后多可消失。
用法用量: 外用。早晚各涂1次,疗程3个月以上。
Copyrights 2005-2017 导医网 版权所有